贴春节联,寻中国年
发布日期:2025-02-03 14:01    点击次数:195

寻味中国年·我和爸妈的春节才艺秀”——写下“如意”和“平安”

贴春节联,寻中国年

阙媛琳

昆十中教育集团 高一(1)班

指导老师:明珠老师

"新符焕彩映门红,鞭炮喧音彻宇穹"在鞭炮声中,春节如期而至。

过了腊八就是年,"年",是团圆的日子,回家过年几乎成了中国人的执念,于是,从五湖四海来的人,又回五湖四海去。

我走在回家的路上,路上一个人也没有,冷清地似乎毫无年味。那是除夕的下午,刚打开门,一股“家”的味道就扑面而来。阿婆在阳台上,手中拿着新剪的一对窗花,那是她亲手剪的,正“添福”——昨天贴好了,今天再补补。阿婆手很巧,红纸在她手中好似被赋予了生命。“春”字四连剪,“福”字,“年年有余”等等,都是她的拿手好戏,虽说外面能买到各式各样的窗花,但我觉得,阿婆剪的窗花是最有“味道”的。

“走,贴春联去”贴完手中窗花,阿婆招呼着我,走向门外。贴新联,要先“处理”旧春联,这是"辞旧迎新",我来得巧,正好赶上贴春联了。

首先是"辞旧",旧对联的"处理"让我不知所措,缺乏知识的我一时无从下手。"你给它撕下来后撕碎就行。"外婆笑眯了眼"这么简单?不会有什么不好寓意吗?""这是‘破旧迎新’保岁岁平安呐。"外婆拍拍我的手,"保你新一年美好顺利。"

接着是"迎新"。外婆说贴春联也有讲究。明明早早就准备好了春联,却一直没贴上。"俗话说得好:"春联贴得早,慌忙显早落。”外婆最信这些,在我提出疑问时,她总能认真向我解释。明明没点么读过书的阿婆,却对这"春

"瑞气迎门纳千祥,吉祥满堂添百福"是阿婆精心选的。说咱家自是要吉祥如意、福气满堂的。都说"门贴红联寄福思",这门上一抹红,寄托长辈对小辈,对家庭的无限美好祝愿。这是年味所在,是新一年人们的愿,为年添一抹亮色。

我先前一直以为“福”字是和春联一起的,所以谁先谁后并不影响什么。但今天阿婆阻止我先贴福时,我才知道,这叫“先立门户,后定福禄”,有讲究。我还从阿婆那儿知道,虽然都说“福到福到”,但大门口的“福”得正贴。“大门是家宅的门面,正贴福字啊,是开门迎福、堂堂正正地接纳福气”阿婆是这样说的。看着“红红火火”家,才恍然惊觉,原来家的味道是温暖,是祝愿,而这温暖,也正是“年味”的一部分。

鞭炮声和烟花声总是热闹而引人注意,我与阿婆手挽着手,向着传来声响的小广场慢慢走。一路走,一路望,到望出些不同来。家家户户,临街的商铺窗玻璃上都贴好了精巧的窗花,门口都贴上了红艳艳的春联,以及占据“主位”的醒目的“福”字,为冷冰冰的钢铁大楼添上过年的味道。

有“风调雨顺年丰捻,龙去蛇来岁吉祥"喜迎新春,有"春风送暖蛇年好,瑞气盈门鹊语香"年年如意,有"惠风引水时沥茂,清气游春事业兴"一帆风顺。各式春联、各样祝愿,哪里是冷冷清清,分明就是家家户户许下对新年的愿,安安心心正与家人团圆。

"年味"不只在噼里啪啦的的烟火中,也不一定要满大街熙熙攘摸的人们,只那门户上的一抹红,便藏满了“年味”。

来源:都市时报

全媒体记者:杨理锐 组稿

编辑:汤维

审核:杨理锐

二审:钟玲

终审:彭德光

【来源:都市时报】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2023@xxcb.cn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内容咨询及合作:19176699651;yuanshipeng@xxcb.cn。

举报/反馈